刊名:行政法学研究
主办:中国政法大学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ISSN:1005-0078
CN:11-3110/D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3.69536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期刊分类:行政法及地方法制
期刊热词:
学术专论
【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赵觉辉陈青青】据新华社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7日下午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意见全国人大代表。沉春耀副主席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草案)》审议结果报告。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西方国家以新疆、香港等各种借口,对中国有关国家机构、组织和国家工作人员,根据自身情况对中国有关机构、组织和国家人员实施所谓的“制裁”。法律。宣布对有关国家的单位和个人实施相应的反制措施。 “也就是说,人之道,就是对待人的身体。”一位法律专家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我国目前应对外部制裁的措施多为行政命令,相关法律手段还不够。在当前国际背景下,《反涉外制裁法》将进一步丰富我国反制裁、反干涉、反管控长臂管辖的“工具箱”,将因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和风险而著称。外力。
有针对性地为我国反制裁措施提供法律支持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10日在京召开,将审议反涉外制裁法第二稿。
新华社7日援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办公室的话说,部分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今年全国“两会”前后,政协和各界人士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认为国家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反涉外制裁法,为我国依法打击外国歧视性措施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根据相关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认真研究了各方提出的立法建议,总结了我国反制实践和相关工作实践,梳理了国外相关立法,征求根据中央和国家部门的意见,起草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草案)》。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丰富应对挑战和发展的法律“工具箱”。防范风险,推动形成以反制裁为重点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反干涉和反长臂管辖。
反海外制裁法的形成是有针对性的。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出于政治操纵需要和意识形态偏见,以涉疆、涉港等各种借口散布谣言、诽谤,遏制和打压中国,他们还多次对中国有关国家进行宣示。机构、组织和国家人员实施所谓的“制裁”。 “被制裁”名单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华为公司等实体,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干部等中方官员,直至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
为应对外部攻击和“制裁”,中国也先后反对一直对中国持反华立场的美国参议员卢比奥和克鲁兹,以及长期抹黑的德国郑国恩。新疆、欧洲议会人权小组委员会和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等实体和个人进行了反制裁。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副教授齐凯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如随着美国在单边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长期来看,围绕中国香港、新疆等问题对中国的所谓“制裁”逐渐增多,中国也多次采取反制裁措施。在此背景下,颁布反外国制裁法律,为我国的反制裁措施提供法律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照法定程序提出立法提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初审。常委会成员普遍同意制定反涉外制裁法,并提出了一些综合性意见和建议。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委会审议意见和各方意见,修订完善了反涉外制裁法草案。二审稿。
参照国际先例,完善涉外法律体系
今年1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封杀境外不正当域外法律和措施适用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去年9月,商务部还印发了《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构成我国现阶段应对外国滥用“制裁”和“长臂管辖”,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举措。法规仍是行政手段,我国需要相关法律来填补“最后一块拼图”。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杨永红升哇,7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国目前的反制裁措施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相关法律依据有待明确,法律手段还不够。 . “以美国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建立了一套制裁和反制裁措施。行政制裁和反制裁措施是由国会和总统依法授权的。”杨永红认为,我国也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莫继宏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国仍面临更好的利用法治以应对单边主义。 、保护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过去,国内涉外领域通常是指经济、贸易和外交。但在现实中,个别国家往往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打压别国企业,单靠经济法律难以应对。” ”莫继红认为,面对我国发展新阶段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要求,要进一步将涉外领域拓展到国家安全、文化、社会等方面。
文章来源:《行政法学研究》 网址: http://www.xzfxyjzz.cn/zonghexinwen/2021/0820/508.html
行政法学研究投稿 | 行政法学研究编辑部| 行政法学研究版面费 | 行政法学研究论文发表 | 行政法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行政法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